- 2025年08月04日
- 星期一

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特朗普对俄罗斯的“最后通牒”。他在7月中旬威胁称,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未能在50天内达成和平协议,美国将施加严厉关税。这一口头威胁在外交层面上看似无害,然而它却激起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响。梅德韦杰夫,俄罗斯前总统,如今在克里姆林宫担任要职,迅速进行了回击。他强调,俄罗斯具有苏联时代的“死亡之手”核打击能力,这种可以在关键时刻自动发射核导弹的系统,无疑是一种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强大威慑。

7月下旬,俄乌双方的无人机攻势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,可以说是双方在这一领域的“临界点之战”。乌克兰的无人机群在7月28日首先发动攻击,针对克里米亚半岛的多座城市进行突袭,尽管具体损失尚不明确,但俄罗斯随即关闭了克里米亚大桥。这一举动无疑是对乌克兰攻击的直接反应,象征着乌克兰对俄罗斯控制区的侵扰和挑战。

台湾当局的表现也让人瞩目。赖清德当局迅速抓住机会,邀请英国前首相约翰逊和法国前国民议会主席来到岛内,希望通过借助外部势力来提升自身的政治气焰。这种“远水解近渴”的做法,显得有些可笑也有些悲哀。在面对美日澳可能的犹豫时,赖清德似乎将希望寄托在这两个已然没落的国家身上,试图通过单薄的外交傀儡来抵挡来自大陆的压力,无异于在风口浪尖上玩火自焚。

韩国外长赵显(资料图)先说“行程安排冲突”。按照韩方说法,7-8月李在明要访美,之后还得和日本首脑会晤,9月又要参加联合国大会,实在抽不出时间来中国。但大家心里都清楚,这恐怕只是表面理由。如今韩国在外交上很多时候都要看美国脸色,要是李在明先去参加中国的阅兵,美国要是不高兴了,在经济上给韩国使绊子加税,韩国可承受不起。毕竟美国近期刚宣布对韩国汽车、半导体加征25%关税,这对严重依赖外贸的韩国经济而言,无疑是沉重打击。

F-35C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表面锈蚀?它的隐身涂层HAVEGLASS V是由富含铁成分的材料制成的,这种涂层虽然在吸波方面表现出色,但在盐雾和湿气的侵袭下却显得脆弱不堪。众所周知,舰载机在航母上经常暴露于极端气候影响之下,这些外部因素使得大多数舰载机不得不承受严峻的腐蚀考验。美国海军声称,F-35C的隐身性能并不会因为表面生锈而受损,然而这一说法并不能消除人们心中的疑虑。

在传统的空战思维中,战斗机的能力往往体现在其自身的雷达、火力和机动性上。然而,现代空战已经悄然转变为一种信息化的体系作战模式。在《攻坚》中,当歼-10C面临假想敌隐身战机的攻击时,它的雷达信号遭遇干扰,瞬间陷入“目盲”的绝境。正当飞行员万分紧张之际,空警-500预警机的支援如同黑暗中的曙光,迅速恢复了战斗机与战场的信息通道。这一过程生动地展示了现代空战的核心:不再是单机英雄,而是一整个智能网络系统的协调作战。

航空母舰的实际作用是向外扩张海权,而俄罗斯虽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,却偏偏是个航母难以发挥作用的国家——从俄罗斯海军四大舰队的控制水域来看,黑海、波罗的海都是与其他海域联通通道极其狭窄的“内湖式边缘海”,北冰洋和北太平洋方向上则海域封冻期长、缺乏不冻港。

已加载全部内容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